產地分布:
產于我國遼寧以南各地栽救國啊多;多生于低山丘陵緩坡及河灘地帶,河北、山東是板栗著名的產區(qū)。
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15m,胸徑1m。樹冠扁球形。樹皮灰褐色,不規(guī)則深縱裂。幼枝密生灰褐色絨毛。葉長橢賀或寬楔形,側脈伸出鋸齒的先端,形成芒狀鋸齒,下面的灰白色,短柔毛。雄花序有絨行。
生長習性:
喜光,光照不足引起枝條枯死或不結果。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沃溫潤、排水良好的砂質或磔質壤土,對有害氣體抗性強。忌積水,忌土壤粘重。深根性,根據(jù)系發(fā)達,萌芽力強,耐修剪,蟲害較多。另外,其品種不同品種耐寒、耐旱。壽命長達300年以上。
繁殖培育:
播種或嫁接繁殖。實生苗6年左右開始開花結果,開花遲產量低,生產上常用2~3齡的實生苗作砧木,在展葉前后嫁接。定植不宜過深,以苗木的根頸露地為好。及時治蟲害。
園林用途:
青岡枝葉茂密,樹蔭濃郁,樹冠豐滿。宜用作庭蔭樹,2、3株叢植,可配置在建筑的陰面,常群植片林用作常綠基調樹種,有幽邃深山之效果。在工礦區(qū)綠化可作隔音、防風、防火林或作高墻綠籬,宜在風景區(qū)與色葉樹種配置組成風景林。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