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輪四連陽走勢后,昨日上證指數以年內第三高的收盤點位3290.23點報收,同時距離3300點整數關口以及年內高點僅一步之遙。在此背景下,滬深兩市有56只個股已率先沖至年內高點(剔除首發(fā)上市后尚未開板的次新股),成為場內的熱點。
事實上,通過梳理發(fā)現,對于指數未來走勢,市場觀點產生較大分歧,一方面,在央企改革主題持續(xù)升溫以及中國聯(lián)通復牌后連續(xù)漲停的帶動下,市場具備新的沖關動能;而另一方面,近期市場成交量并未隨指數上行而逐漸增大,量能的欠缺或直接限制本輪指數上漲的空間。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強勢股的后市表現不僅直接影響指數的走勢,同時也將左右當前市場的投資情緒,需要重點關注。
具體來看,《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tǒng)計發(fā)現,在昨日創(chuàng)年內新高的個股中,中國聯(lián)通、建科院、雙一科技、中科信息等4只個股實現漲停,此外,牧原股份(7.38%)、鄂爾多斯(6.83%)、海特生物(6.71%)、智動力(6.52%)、威華股份(6.22%)、贛鋒鋰業(yè)(6.00%)、萬華化學(5.27%)、恒生電子(5.05%)等個股昨日漲幅也均超過5%。值得一提的是,除年內首發(fā)上市次新股外,凱樂科技、萬華化學、南極電商、贛鋒鋰業(yè)、鴻特精密、華燦光電、創(chuàng)新股份等個股均在昨日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
從昨日創(chuàng)年內新高的個股特征來看,首先,次新股。上述個股中共有19只三季度以來首發(fā)上市次新股,占比34%。對此,分析人士表示,三季度以來首發(fā)上市次新股的“閃電”破板或成為近期次新股再度走強的主要原因。統(tǒng)計顯示,今年以來新股首發(fā)上市后平均“一”字漲停天數約為9天,而上述個股則普遍低于該水平,其中,勘設股份“一”字漲停天數僅為2天,此外,海特生物、雙一科技等個股“一”字漲停天數均為3天,均明顯少于9天的年內平均值。
其次,高收益率標的股。伴隨著市場風格逐漸向價值投資轉換,市場在關注業(yè)績成長的同時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更為重視,據統(tǒng)計,在上述公司中,截至昨日,已有30家公司披露今年中報,其中,中報凈資產收益率超過5%的公司達到17家,占比近六成,萬華化學、牧原股份、恒順眾昇、索通發(fā)展、南衛(wèi)股份、中國平安、通化東寶等公司中報凈資產收益率均在10%以上。事實上,通過對滬深兩市已披露中報的公司梳理發(fā)現,滬深兩市凈資產收益率在5%以上的公司占比尚不足四成。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小市值的次新股以及盈利能力突出的績優(yōu)股成為場內最能體現賺錢效應的兩類標的股,在市場趨勢尚未出現明顯改變的背景下,上述強勢股未來走勢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