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正成為青少年教育新工具。6月25日,中國教育電視臺《教育傳媒研究》雜志、中國傳媒大學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抖音青少年網絡健康成長研究中心聯(lián)合啟動了旨在推動短視頻青少年教育的“青椒計劃”,并發(fā)布該計劃首份、也是國內首份青少年短視頻教育研究報告《成長的百科全書——短視頻社交與青少年教育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抖音短視頻由于兼具“短與故事化(short and story-like)”、“豐富與易得性(sufficient and searchable)”、“分享與社交化(sharing and socializing)”6S特征,便利了知識的生產與分享,從而得以匯聚大眾知識結晶、撰寫當代新“百科全書”。而這部集合了傳統(tǒng)精粹與世界萬象、基礎教育與成長進修、生活智慧與職場技巧、自然科普與社會通識的“百科全書”,正在成為當代青少年教育的新工具。
啟動儀式上,南京大學網絡傳播研究院院長杜駿飛教授指出,短視頻是一種媒介工具而非社會目的本身,短視頻化的青少年教育目前主要是“+教育”,但也可以成為“教育+”,如果短視頻與教育場景的疊加成為新范式,那么在未來,醫(yī)療、文旅、政務、公共安全等場景也有可能與短視頻進行疊加。未來,要深化對短視頻潛能和邊界的戰(zhàn)略分析,這將有利于形成對這一行業(yè)富有前瞻性的掌握,也將物盡其用地發(fā)揮其社會價值。
杜駿飛指出,短視頻應用規(guī)模已經達到了5.94億,即每100個網民有76個在利用短視頻應用獲取信息。從宏觀上說,短視頻行業(yè)的歷史布局已經定型,其產業(yè)市場的面貌在可見的未來將保持當前陣容,新的強大競爭者已很難出現(xiàn),但另一方面,若干短視頻平臺成長成“巨人”之后,也會面臨應用場景的天花板,出現(xiàn)衰退的危險。
關于短視頻青少年教育的未來發(fā)展,杜駿飛認為,需要解決多方面的問題:一是關于厚度的問題,短視頻平臺需要從工具論轉變?yōu)閮r值論,將社會價值放在平臺發(fā)展的優(yōu)先考慮地位。二是關于濃度的問題,短視頻內容產品需要追求高附加值而追逐非高點擊量。三是高度的問題,對于青少年受眾,短視頻平臺要重引領而非重迎合,引領其觀念、品味與素養(yǎng),而非迎合其愛好。最后是溫度的問題,短視頻平臺的發(fā)展理念應該是人本主義,而非資本主義。
來自抖音方面的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抖音平臺青少年教育類內容短視頻數(shù)量超過547萬,累計點贊量近149億,累計轉發(fā)分享量超過8.5億,累計播放量超過4752億,青少年短視頻教育內容,已成為抖音內容生態(tài)重要組成部分。
此前,抖音和共青團中央共同發(fā)起“我要笑出國粹范”活動,大力推廣傳統(tǒng)文化精粹;與七大博物館聯(lián)合推出《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累計播放量突破1.18億,點贊量高達650萬。通過簡短的內容、多元的形式和便捷的渠道,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將專業(yè)的知識大眾化,讓知識的傳播浸潤到生活中,用聲音和影像的組合奇跡,展示了海量豐富的知識素材,形成一幅上下滑動的跳躍之書,讓更多的青少年走向提升自我不斷成長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