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蘭花別稱馬蓮、旱蒲、蠡實、荔草、劇草 馬蘭花種子價格
- 供應商家:江蘇福展園林有限公司
- 發(fā)布時間:2023/12/29
- 有效期限:2023/12/29
- 供應地點:江蘇宿遷
- 該信息已被查詢次
馬藺(學名:Iris lactea Pall. var.chinensis (Fisch.) Koidz.);別稱馬蓮、馬蘭、馬蘭花、旱蒲、馬韭等,是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白花馬藺的變種,多年生密叢草本。
根莖葉粗壯,須根稠密發(fā)達,長度可達1米以上,呈傘狀分布。
葉基生,寬線形,高度可達到1250px,寬度0.4~25px,灰綠色,花莖高約250px,2~4朵花,花為淺藍色、藍色或藍紫色,花被上有較深色的條紋;蒴果長橢圓狀柱形,有6條明顯的肋,頂端有短喙;長4~150px,種子為不規(guī)則的多面體,棕褐色,略有光澤,種子9月份成熟?;ㄆ?-6月,果期 6-9月。
生于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過度放牧的鹽堿化草場上生長較多。
形態(tài)特征
馬藺是白花馬藺的變種,多年生密叢草本。根狀莖粗壯,木質(zhì),斜伸,外包有大量致密的紅紫色折斷的老葉殘留葉鞘及毛發(fā)狀的纖維;須根粗而長,黃白色,少分枝。
葉基生,堅韌,灰綠色,條形或狹劍形,長約50厘米,寬4-6毫米,頂端漸尖,基部鞘狀,帶紅紫色,無明顯的中脈。
生長習性
馬藺根系發(fā)達,入土深度可達1米,須根稠密而發(fā)達,呈傘狀分布,這不僅使它具有*強的抗性和適應性,也使它具有很強的縛土保水能力。
馬藺直立生長的葉片可有效地減少水分蒸發(fā),緩解雨水對地表的直接沖刷,而且還利于根部透氣。
生態(tài)功能
馬藺喜陽光、稍耐陰,華北地區(qū)冬季地上莖葉枯萎。耐高溫、干旱、水澇、鹽堿,是一種適應性*強的地被花卉。
在干旱、貧瘠的惡劣地力條件下,馬藺的地上部分莖葉的生長量會減低20%以上,而根系生長量卻會增加10%以上,在土壤含鹽量達到7%,PH值達到7.9-8.8的條件下仍能正常開花結(jié)果。
經(jīng)濟價值
馬藺自古以來在中國廣為種植,在孔子的《家語》、屈原的《離騷》、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中都有對馬藺的記載,作為優(yōu)良的水土保持,放牧、觀賞和藥用植物在歷史和自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綠化功能
馬藺根系發(fā)達,葉量豐富,對環(huán)境適應性強,長勢旺盛,管理粗放,是節(jié)水、抗旱、耐鹽堿、抗雜草、抗病、蟲、鼠害的優(yōu)良觀賞地被植物。
馬藺在北方地區(qū)綠期可達280天以上,葉片翠綠柔軟,蘭紫色的花淡雅美麗,花蜜清香,花期長達50天,可形成美麗的園林景觀。
聯(lián)系時請說明是在園林網(wǎng)上看到的,謝謝。

手機商鋪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