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苗 南方品種 龍眼苗 果樹苗 石峽龍眼苗 龍眼樹 盆栽苗
- 供應(yīng)商家:廣西欽州靈山農(nóng)夫山莊果苗培育中心
- 發(fā)布時間:2012/10/6
- 有效期限:2014/4/13
- 供應(yīng)地點:廣西欽州
- 該信息已被查詢次
龍眼 龍眼俗稱“桂圓”,是我國南亞熱帶名貴特產(chǎn),歷史上南方“桂圓”北“人參”之稱。龍眼果實富含營養(yǎng),自古受人們喜愛,更視為珍貴補品,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 中文學名: 龍眼 拉丁學名: Dimocarpus longgana Lour. 別稱: 桂圓、益智、羊眼(云南方言)、牛眼(部分客家語) 二名法: Dimocarpus longan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無患子目 科: 無患子科 屬: 龍眼屬 種: 龍眼 分布區(qū)域: 現(xiàn)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等?。▍^(qū)) 品種: 石硤、大烏圓、福眼、儲良、廣眼 目錄 簡介特性作用繁殖保護盛譽歷史由來龍眼干制作方法藥用價值 龍眼葉 龍眼肉 龍眼殼 龍眼花 龍眼子 染料作用生活常識食療價值烹飪方法 桂圓大棗紅豆湯 桂圓燉豬心 桂圓枸杞燉鴿蛋 桂圓紅糖粥 桂圓燉豬腳 龍眼的質(zhì)量鑒別展開簡介特性作用繁殖保護盛譽歷史由來龍眼干制作方法藥用價值 龍眼葉 龍眼肉 龍眼殼 龍眼花 龍眼子 染料作用生活常識食療價值烹飪方法 桂圓大棗紅豆湯 桂圓燉豬心 桂圓枸杞燉鴿蛋 桂圓紅糖粥 桂圓燉豬腳 龍眼的質(zhì)量鑒別展開 簡介 【學名】:Dimocarpus longganaLour. 【英名】: longan 【別名】:桂圓、羊眼(云南方言) 【科屬】:無患子科(Sapindaceae)龍眼屬(Dimocarpus) 【品種】:石硤、大烏圓、福眼、儲良、廣眼、紐扣 明李時珍曾有“資益以龍眼為良”的評價。據(jù)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還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維生素C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龍眼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龍眼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jīng)衰弱及病后、產(chǎn)后身體虛弱等癥?,F(xiàn)代醫(yī)學實踐證明 ,它還有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 龍眼對生長環(huán)境比較挑剔,世界上能種植龍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亞熱帶、偏溫和氣候無嚴重霜凍地區(qū)為合適。在龍眼的品種中,以肉大核小的“石硤”為*佳,也*好賣,比其他品種價格相對高一點。 因此,龍眼歷來被人們稱為嶺南佳果,因其既可鮮吃又可作藥用,在市場上供不應(yīng)求。 特性 【形態(tài)】:常綠大喬木,樹體高大。多為偶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對生或互生,革質(zhì),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偏斜,全緣或波浪形,下面通常粉綠色;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黃白色,被銹色星狀小柔毛:花萼5深裂:花瓣5,匙形,內(nèi)面有毛:雄蕊通常8:子房2~3室,柱頭2裂;果球形,種子黑色,有光澤。花期3~4月,果期7~8月。喜溫忌凍,年均溫20~22℃較適宜,對低溫敏感;通常年均溫<17.5~18℃,*冷月均溫<10℃,*對低溫<-5℃,龍眼難作經(jīng)濟栽培。較耐旱,*適年降水總量為1000~1600mm;對土壤適應(yīng)性強。 【習性】:野生龍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臺地半常綠季雨林常見的樹種。分布區(qū)年平均氣溫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干熱生境,在全年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氣溫和適當?shù)母珊?,夏秋間(5~11月)生長期需要26~29℃的高溫和充沛的雨量。為喜光樹種,幼苗不耐過度蔭蔽,壯齡樹更需充分陽光。天然更新良好,屬深根性樹種,能在干旱、貧瘠土壤上扎根生長。萌芽力強,被采伐或被火燒的樹樁,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長較慢,83年生樹的高僅20.2米,胸徑27厘米。3~4月開花,7~8月果熟。 【分布】: 龍眼原產(chǎn)于我國南部及西南部,現(xiàn)我國龍眼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等省(區(qū)) ,此外, 海南、四川、云南和貴州省也有小規(guī)模栽培。 世界上栽培龍眼的*和地區(qū)還有泰國、越南、老撾、緬甸、斯里蘭卡、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美國的夏威夷州和佛羅里達州等。 作用 龍眼營養(yǎng)豐富,是珍貴的滋養(yǎng)強化劑。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制成罐頭、酒、膏、醬等,亦可加工成桂圓干肉等。此外龍眼的葉、花、根、核均可入藥。龍眼樹木質(zhì)堅硬,紋理細致優(yōu)美,是制作高*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種精巧工藝品。龍眼花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龍眼蜜是蜂蜜中的上等蜜。 繁育 7~8月果實成熟呈黃褐色時采摘。種子壽命短,剝?nèi)ス麣ず蟪ゼ俜N皮,用清水洗凈后即行播種。待苗高8~10厘米時,分床栽植或移入營養(yǎng)袋內(nèi),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選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臺地。栽培品種須采用嫁接繁殖法。 保護 在龍眼育種上,野生龍眼是很有價值的種質(zhì)資源。木材結(jié)構(gòu)細致,堅重,*耐腐、不受蟲蛀,為工業(yè)強材,適作車、船、橋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實可食。 建議將未遭破壞和分布較多的半常綠季雨林劃為野生龍眼自然保護區(qū),同時在附近國營林場建立種子園,為栽培育種提供種質(zhì)資源。 盛譽 龍眼為中國南方水果,多產(chǎn)于兩廣地區(qū)。與荔枝、香蕉、菠蘿同為華南四大珍果。其樹高一二丈,葉長而略小,開白花,成實于初秋。其實累累而墜,外形圓滾,如彈丸卻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則剔透晶瑩偏漿白,隱約可見肉里紅黑色果核,*似眼珠,故以“龍眼”名之。 泉州是*龍眼主要產(chǎn)區(qū)之一,自古盛產(chǎn)龍眼。泉州人通稱桂圓鮮果為龍眼,龍眼焙干后為桂圓。商戶常把兩者統(tǒng)稱為“桂圓”。 如今*佳的龍眼,興化桂元:莆田市位于東海之濱、臺灣海峽西岸,因其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宜種植龍眼等亞熱帶珍貴果樹,其中龍眼、枇 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傳統(tǒng)的四大名果,歷來馳名海內(nèi)外,尤以龍眼為佳,素有“興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譽。 莆田龍眼因其栽培地域獨特,孕育了眾多品種和優(yōu)良品質(zhì)。全市現(xiàn)有品種80多個,為**多。由于莆田地處我國龍眼栽培適宜區(qū)的北緣,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日夜溫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糖分為主)的積累,所以興化桂元風味較其他產(chǎn)地香甜,并培育了許多優(yōu)良品種。 莆田龍眼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 含糖高)為特點,“水南1號”、“友誼 106”這兩個品種, 已達*一*龍眼標準,為國內(nèi)*;“松風本”、“立冬本”以其晚熟而倍受青睞。主栽品種 “烏龍嶺”、“油潭本”、“水南1號”、“松風本”、“ 立冬本”等品種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平均單果重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5%,維生素C含量豐富, 每百克果肉中含有43.12~167.7毫克,這些指標都明顯優(yōu)于其他產(chǎn)區(qū)。 歷史 龍眼的成熟期在農(nóng)歷八月,由于古時稱八月為“桂”,加上龍眼果實呈圓形,所以又稱龍眼為桂圓。龍眼原產(chǎn)我國南方,栽培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漢代。有關(guān)龍眼的文獻記載,*早見于《后漢書·南匈奴列傳》:“漢乃遣單于使,令謁者將送……橙桔、龍眼、荔枝?!贝撕螅谠S多古籍中也都有記載,如北魏(386~534年)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云:“龍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古時龍眼被列為重要貢品。北朝西魏魏文帝元寶炬(535~551年)曾詔群臣:“南方果之珍異者,有龍眼、荔枝,令歲貢焉。” 宋代,龍眼已在泉州普遍種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縣人蘇頌《圖經(jīng)本草》(1061年)載:“龍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閩、廣、 蜀道出荔枝之處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贊頌龍眼:“*品輕紅掃地無,紛紛萬木以龍呼,實如益智本非藥, 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記述:“龍眼樹似荔支,而葉微小, 皮黃褐色。荔支才過,龍眼即熟,故南人曰為荔枝奴。泉州府諸縣皆有,郡中(今鯉城區(qū)、豐澤區(qū))尤盛。 ” 明·泉州人何喬遠《閩書》記述泉州一帶“園有荔枝,龍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龍眼用嫁接技術(shù)繁殖方法的歷史已很久遠。明·徐勃《荔枝譜》(1597年)和鄧道協(xié)《荔枝譜》(1628年)都有關(guān)于龍眼用嫁接繁殖的記載。清初·周亮工《閩小記》(1666~1668年)和郭柏蒼《閩產(chǎn)錄異》都記載用嵌接法換種,沿用至今。舊法用掛缽填土。 直到18世紀后,龍眼才由我國傳到印度和南亞一帶。 漳州龍眼品種很多,風味不一。著名品種有普明庵本、紅孩兒本等50多種。*受贊譽的*推“東璧”龍眼,1993年榮獲中國農(nóng)業(yè)博覽會金獎?!皷|璧”龍眼原產(chǎn)自泉州市區(qū)開元寺內(nèi)東塔旁的原東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開元寺僧人種植的,歷300多年至抗日戰(zhàn)爭期間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內(nèi)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龍眼樹,是現(xiàn)存的“東璧”龍眼中樹齡*長的。而今“東璧”龍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龍眼產(chǎn)區(qū)均有廣泛繁殖。傳說早年仙游有個僧人從泉州開元寺取去“東璧”龍眼苗,在仙游境內(nèi)栽植,現(xiàn)已繁衍2萬株成年樹,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質(zhì)遜于原產(chǎn)的“東璧”龍眼。“東璧”龍眼品質(zhì)優(yōu)良。其果皮有淡黃色的虎斑紋,泉人稱為“花殼”,是外觀有別于其它龍眼品種的*顯著區(qū)別?!皷|璧”龍眼又稱“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紙上不沾濕,撣落地下不沾沙”的特點,堪稱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稱“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記載。泉語“虎”、“?!钡囊艚浴案Q邸贝妗盎⒀邸?,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種,有8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曾榮獲國際巴黎旅游美食金質(zhì)獎和中國農(nóng)業(yè)博覽會優(yōu)質(zhì)獎。 近年全省各龍眼產(chǎn)區(qū)均有大量種植,是我省栽培面積*大的品種。據(jù)說臺灣種植的大型龍眼,當?shù)赝卜Q“福眼”。 由來 據(jù)說,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帶,有條惡龍,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興風作浪,毀壞莊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計其數(shù)。周圍的百姓只好逃離家園,在石洞里躲起來。 當?shù)赜幸粋€武藝高強的少年,名叫桂圓。他看到惡龍興風作浪,決心為民除害,與惡龍搏斗一番。到了八月,大潮來了,他就準備好酒、豬羊肉,把它們合在一起。惡龍上岸以后,一看到豬羊肉饞得口水直往下淌,幾口就把豬羊肉吃光了。因為豬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過的,所以沒等惡龍走多遠,就躺在地上不動了。這時桂圓舉起鋼刀,朝龍的左眼刺去,龍眼被刺了出來,惡龍痛得來回翻滾,正要逃跑時,桂圓揪住龍角,騎在龍身上,當惡龍*力想擺脫桂圓時,桂圓用鋼刀刺向惡龍的右眼,惡龍的雙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經(jīng)過一陣搏斗,惡龍流血過多死去。桂圓由于在搏斗中負傷過重,也死了。 于是,在這個地方長出了一種果品,人們稱之為“龍眼”,也叫“桂圓”。 另有一說,古代人把桂圓的圓溜溜的球狀果實比喻成各種各樣的眼睛,大個兒的桂圓叫龍眼,中等大的叫虎眼,*小的叫鬼眼,但現(xiàn)代人都統(tǒng)一叫做龍眼或桂圓。 ①選料:選用充分成熟、果粒完整的果實。 ②剪粒:把果粒從果穗上剪下,留梗長度為1.5毫米,剔除破果。 ③浸水:將果實放入竹籮,連竹籮放到清水中浸5~10分鐘,并洗凈灰塵。 ④過搖:將浸濕的果倒入特制搖籠,每籠約裝35公斤,在搖籠內(nèi)撒入250克干凈的細沙,將搖籠掛在特制的木架上或齊腰高的樹枝上,由兩人兩相對握緊籠端手柄,急速搖蕩6~8分鐘,使果實在籠中不斷翻滾摩擦,待果殼轉(zhuǎn)棕色干燥時即可。沙搖能使果殼薄變光滑,便于烘干,但不能把果殼磨得太薄,否則在焙干時,果殼易凹陷。 ⑤初焙:將果實均勻地鋪在焙灶上,一般灶前沿鋪放厚度為17厘米,后沿為11厘米。每次可焙龍眼300~500公斤,燃料可用木炭或干樹枝,鋪放后8小時翻動一次。分上、中、下三層起焙,即將上、中、下層龍眼分別裝入竹籮中,然后先把原來在上層的龍眼倒入焙席粑平,再倒入中層的,*后倒入下層的。8小時后,進行第二次翻動,方法同*次。再經(jīng)3~5小時烘焙后可起焙,散熱后裝籮存放。 ⑥再焙:經(jīng)初焙處理的龍眼干經(jīng)2~3天后,果核與果肉水分逐漸向外擴散,果肉表面含水量比剛出焙時增多,需再次烘焙。再烘焙時須用文火,時間約為12小時,中間翻動數(shù)次,當用手指壓果無果汁流出、剖開后果核呈栗褐色時即可出焙,出焙后需散熱24小時。 ⑦剪蒂:用剪刀剪去龍眼干的果梗。 ⑧分*:將焙干的龍眼果粒過篩,按大小分*。 ⑨包裝:常用密封性較好的膠合紙箱包裝,內(nèi)襯塑料薄膜。裝時邊裝邊搖動,使裝填充實。每箱約裝30公斤,*后將塑料袋口密封,釘緊并密封箱蓋。 藥用價值 龍眼即桂圓(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龍眼能夠入藥,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jīng)衰弱及病后、產(chǎn)后身體虛弱等癥。 龍眼葉 【拼 音】:longyanye 【來 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葉或嫩芽。 【功 效】:瀉火解毒。 【主 治】:治感冒,瘧疾,疔腫,痔瘡。 【性味歸經(jīng)】:甘淡、平。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香甜,性溫。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淡,平。 【用法用量】:內(nèi)服:6~9克,煎湯。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全年可采。 【拉丁名】:Euphoria longan(Lour.) Steud. 【考 證】:出自《滇南本草圖說》。 【中藥化學成分】:葉含谷甾醇、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甙,表無羈萜醇(Epifriedelinol)、16-卅-烷醇、槲皮素、槲皮甙。 龍眼肉 【拼 音】:LONGYANROU 【英文名】:Dried Longan Prlp 【來 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假種皮。 【功 效】:益心脾,補氣血,安神。 【主 治】:治虛勞羸弱,失眠癥,健忘,驚悸,怔忡。 【性味歸經(jīng)】:甘,溫。①《本經(jīng)》:“味甘,平?!雹凇秳e錄》:“無毒?!雹邸短票静荨罚骸拔陡仕帷!雹?《本草匯言》:“味甘,氣溫?!? 入心、脾經(jīng)。①《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太陰、手少陰經(jīng)?!雹凇端幤坊x》:“入肝、心、脾三經(jīng)?!雹邸侗静菰傩隆罚骸叭胄?、腎二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熬膏、浸酒或入丸劑。 【用藥忌宜】:內(nèi)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①《本草匯言》:“甘溫而潤,恐有滯氣,如胃熱有痰有火者;肺受風熱,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②《藥品化義》:“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中滿嘔吐及氣膈郁結(jié)者,皆宜忌用。” 【藥物配伍】:配酸棗仁,補益心脾;配石菖蒲,養(yǎng)心醒神;配柏仁子,補心寧神;配生姜,健胃益胃,養(yǎng)血益胃;配鴨膽子,驅(qū)邪扶正;配蓮肉、芡實,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別 名】:益智(《本經(jīng)》)、蜜脾(《綱目》)、龍眼干(《泉州本草》)。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本品果實呈球狀,形似龍眼狀。又名:龍目(《蜀都賦》)、比目(《吳普本草》)、荔枝奴(《南方草木狀》)、繡木團、川彈子(《清異錄》)、亞荔枝(《開寶本草》)、木彈、驪珠、燕卵、鮫淚、圓眼(《綱目》)、海珠叢(《群芳譜》)、桂圓(《藥品化義》)。 【處方名】:龍眼肉、元肉、桂圓肉、桂元肉、龍眼等 【商品名】:龍眼肉、桂圓肉。以肉厚片大、色棕黃、甘味濃、干燥潔凈者為佳。 【藥用部位】: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龍眼根)、樹皮(龍眼樹皮)、葉或嫩芽(龍眼葉)、花(龍眼花)、果皮(龍眼殼)、種子(龍眼核)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藥材主產(chǎn)廣西、福建、廣東、四川、臺灣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7~10月果實成熟時采摘。 【拉丁名】:藥材Arillus Longan原植物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炮制方法】:烘干或曬干,剝?nèi)スぃ∑浼俜N皮?;?qū)⒐麑嵢腴_水中煮10分鐘,撈出攤放,使水分散失,再烤一晝夜,然后剝?nèi)〖俜N皮,曬干。 【考 證】:出自《開寶本草》;①《開寶本草》:“《本經(jīng)》云一名益智者,蓋甘味歸脾而能益智,非今益智子爾。”②《綱目》:“龍眼正圓,《別錄》、蘇恭比之檳榔,殊不類也。其木性畏寒,白露后方可采摘,曬焙令干成朵,干者名龍眼錦。按范成大《桂海志》有山龍眼,出廣中,色青,肉如龍眼,夏月實熟可啖,此亦龍眼之野生者歟?” 【生藥材鑒定】:生藥為由頂端縱向裂開的不規(guī)則塊片,長約1.5厘米,寬1.5~3.5厘米,厚不及 1毫米。表面黃棕色,半透明;靠近果皮的一面皺縮不平,粗糙;靠近種皮的一面光亮而有縱皺紋。質(zhì)柔韌而微有粘性,常粘結(jié)呈塊狀。氣香,味濃甜而特殊。以片大、肉厚、質(zhì)細軟、色棕黃、半透明、味濃甜者為佳。本品以肉厚、質(zhì)柔潤、色棕褐、半透明、味濃甜者為佳。 【中藥化學成分】:果肉(干)含水分0.85%,可溶性部分79.77%、不溶性物質(zhì)19.39%,灰分3.36%??扇苄晕镔|(zhì)中,有葡萄糖24.91%、蔗糖0.22%、酸類(以酒石酸計〕1.26%、含氮物(其中含腺嘌呤和膽堿)6.309%等。其他尚含有蛋白質(zhì)5.6%和脂肪0.5%等。 假種皮含葡萄糖 26.91%,酒石酸1.26%及少量蔗糖;另含維生素B1、B2、P、C。 龍眼殼 【拼 音】:LONGYANKE 【來 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果皮。 【功 效】:散風邪風 【主 治】:治心虛頭暈、耳聾、眼花。 【性味歸經(jīng)】:《本草再新》:“味甘,性溫,無毒。” 《本草再新》:“入肺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 10~15克。外用:煅存性研末干撒或調(diào)敷。 【拉丁名】: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考 證】:出自《滇南本草圖說》;《綱目拾遺》:“龍眼殼本黧黃色,閩人恐其易蛀,輒用姜黃末拌之令黃,且易悅目也。入藥用殼,須洗去外色黃者?!?龍眼花 【拼 音】:LONGYANHUA 【來 源】: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花。 【功 效】:溫腎利尿 【主 治】:治淋癥。 【性味歸經(jīng)】:《泉州本草》:“味澀?!比敫巍⑵?、膀胱三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30克,煎湯。 【拉丁名】: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考 證】:出自《泉州本草》。 龍眼子 【拼 音】:LONGYANZI 【來 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種子。 【功 效】:止血,定痛,理氣,化濕。 【主 治】:治創(chuàng)傷出血,疝氣,瘰疬,疥癬,濕瘡。 【性味歸經(jīng)】:《泉州本草》:“味澀。”入肝、脾、膀胱三經(jīng) 【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末調(diào)敷或干撒。內(nèi)服:煎湯,5~15克;或研末。 【別 名】:桂圓核仁(《綱目拾遺》) 【拉丁名】: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考 證】:出自《滇南本草圖說》;《綱目拾遺》:“張覲齋云,桂圓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備,遇面上或磕傷及金刃傷,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后無痕;若傷鬢發(fā)際,愈后更能生發(fā),不比他藥,愈后不長發(fā)也?!? 【中藥化學成分】:核合肥皂草素及脂肪。 染料作用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鑒2》在龍眼葉的成分中記有“槲皮素”,我們據(jù)以判斷這植物很可能可以染色,所以就動手嘗試,結(jié)果不出所料,順利地發(fā)現(xiàn)其黃褐色系的呈色。 龍眼葉與龍眼果皆密生于枝末,當龍眼采摘下來,小枝上還帶有不少綠葉,綠葉清除之后,堆滿果園樹下。近幾年,當我們著手研究植物染色之后,自然會想起龍眼枝葉是否具有染色效用的問題。經(jīng)試染之后,發(fā)現(xiàn)染色效果不錯,值得推廣。 染料使用部位:枝葉、干材 生活常識 1、挑選龍眼要注意剝開時果肉應(yīng)透明無薄膜,無汁液溢出,留意蒂部不應(yīng)沾水,否則易變壞。 2、理論上桂圓有安胎的功效,但婦女懷孕后,大都陰血偏虛,陰虛則生內(nèi)熱。中醫(yī)主張?zhí)デ耙藳?,而桂圓性熱,因此,為了避免流產(chǎn),孕婦應(yīng)慎食。 3、鑒別瘋?cè)斯溆纸旋埨?,有毒,沒有龍眼的鱗斑狀外殼,果肉粘手,不易剝離,帶有苦澀的甜味。 食療價值 無患子科喬木植物龍眼的假種皮(果肉)。龍眼又稱龍目、亞荔枝、桂圓。有虎眼、石硤龍眼等三十多個品種。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分布。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剝?nèi)スぃr用,或?qū)⒐麑嵏稍锖?,剝?nèi)〖俜N皮備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補脾益胃,補心長智,養(yǎng)血安神。 【參考】: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B、C,磷、鈣、鐵、酒石酸、腺嘌呤、膽堿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或氣血不足,體虛乏力;心脾血虛,失眠健忘,驚悸不安。 【用法】:生食,煎湯,熬膏,或浸酒服。 【注意】:痰火郁結(jié),咳嗽痰粘者不宜。 【附方】: 1,代參膏:龍眼肉30克,放碗內(nèi),加白糖少許,一同蒸至稠膏狀。分2次用沸水沖服。 源于《隨息居飲食譜》,謂能“大補氣血,力勝參芪”,用于“衰羸老弱”,“產(chǎn)婦臨盤,服之尤妙”。 2,心脾雙補湯:龍眼肉15克,蓮子30克,大棗10個。加水適量,煎燙服。 本方主要以龍眼肉、蓮子補脾養(yǎng)心以安神;大棗亦有類似功效。用于心脾兩虛,食欲不振,心悸怔忡,自汗。 烹飪方法 桂圓大棗紅豆湯 【原料】:干桂圓30克、大棗50克、紅豆150克、清水1500克。 【做法】: 1、紅豆用清水洗凈,浸泡2小時備用; 2、桂圓去殼留肉備用; 3、泡好的紅豆、大棗、清水,上火煮沸; 4、加入桂圓; 5、再次沸騰后,轉(zhuǎn)文火煲60分鐘。 桂圓燉豬心 【原料】:豬心、干桂圓、枸杞。 【調(diào)味料】:蜂蜜。 【做法】: 1、豬心切片,去淤血并沖洗干凈后,放清水內(nèi)浸泡半個小時; 2、把豬心撈出用開水再燙洗一遍,控干水分后放入燉盅,放入清洗好的桂圓加開水蓋上蓋子; 3、開大火蓋上鍋蓋; 4、等燉盅里的水煮沸半個小時后,再加入枸杞改小火燉一個半小時即可; 5、等湯涼后,加適量蜂蜜調(diào)味即可。 桂圓枸杞燉鴿蛋 【原料】:鴿蛋2只、桂圓干5粒、枸杞6顆、紅棗3顆、冰糖25克、溫水。 【做法】: 1、桂圓干、枸杞和紅棗用熱水沖泡一下,清洗干凈; 2、蒸碗倒30℃溫水,磕入鴿子蛋,加清洗好的桂圓干、枸杞和紅棗、冰糖; 3、放入蒸鍋,蒸20分鐘即可。 桂圓紅糖粥 【原料】:大米50克、桂圓肉30克、紅糖15克克、清水800毫升。 【做法】: 1、大米洗凈; 2、大米用清水浸泡15分鐘; 3、大米放入砂鍋,加清水大火煮開,小火熬熟; 4、放入桂圓肉及紅糖,再熬15分鐘即可。 桂圓燉豬腳 【原料】:豬腳、桂圓、紅棗、姜、糯米黃酒、鹽、黃豆醬油。 【做法】: 1、豬腳剁成塊,放進冷水里煮沸,撈起過冷水 2、瀝干水的豬腳下熱油鍋爆炒5分鐘,倒入黃酒在炒鍋里煮沸; 3、燉鍋里放入桂圓與紅棗,倒入黃酒與豬腳,放上拍碎的大姜塊; 4、大火燒開后,小火燉至豬腳桂圓酥爛,起鍋前放鹽,倒醬油調(diào)色,*后大火收汁。 龍眼的質(zhì)量鑒別 (1)龍眼以顆粒大,肉質(zhì)厚,形圓勻稱,肉白而柔軟并呈透明或半透明狀,且味道甜美者為佳。 (2)三個手指捏果粒,若果殼堅硬,則表明果實較生未熟;若感覺柔軟而有彈性,則是成熟的特征;若軟而無彈性,是成熟過度,即將變質(zhì)。 (3)手剝龍眼,肉核易分離、肉質(zhì)軟潤不粘手者質(zhì)量較好;若肉核不易分離、肉質(zhì)干硬或核帶紅色,則質(zhì)量差 (4)若龍眼殼面或蒂端有白點,說明肉質(zhì)已經(jīng)開始發(fā)霉;外殼泛起少數(shù)白霉花,則肉質(zhì)微霉;白霉花多的,肉質(zhì)霉重,不可食用。 (5)將龍眼倒在桌上,好桂圓糖度高,殼、肉、核三者相連,在平面上不易滾動;質(zhì)差者則易滾動。 廣西欽州靈山農(nóng)夫山莊果苗中心 芒果苗:臺農(nóng)芒 金穗芒 海特芒 桂七芒 長牙芒 直生苗 四季蜜芒 貴妃芒 龍眼:大烏圓 石峽 桂圓 百香果:紫香一號 西番蓮 蕃桃:珍珠番石榴 水晶 紅心 蓮霧:黑金剛 黑珍珠 香水巴掌 三華李: 早熟三華李 遲熟三華李 枇杷:大五星枇杷 白沙枇杷 荔枝:三月紅 妃子笑 糯米糍 雞嘴荔 番荔枝 菠蘿:干包 濕包 四季菠蘿蜜苗 黃皮:出世甜 大雞心 無核黃皮 火龍果:紅肉火龍果苗 白肉火龍果苗 柿子:照天紅無核 磨盤柿 楊梅:白沙 東魁 黑炭 等等品種,歡迎您來訂購!
聯(lián)系時請說明是在園林網(wǎng)上看到的,謝謝。
供應(yīng)商信息
- 廣西欽州靈山農(nóng)夫山莊果苗培育中心
- 聯(lián)系人:趙明曙
- 所在地:廣西 欽州
- 地 址:廣西省欽州市靈山縣武利鎮(zhèn)漢塘村委會
- 手 機:15878971096
- 電 話:0777-6971540
- 認 證:
- 收藏名片 遞交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