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形態(tài)特征: 楮頭紅直立草本,高10~30厘米。莖脆弱,無毛,有四棱。葉對生,長卵形或披針形,長3~10厘米,寬1~3.5厘米,先端長漸尖,邊緣有鋸齒,主脈3~5條;有長柄?;▋尚?,紫紅色,數(shù)朵簇生枝頂或葉腋;萼筒為倒尖塔形,有4翅,上部4齒裂,在萼齒下有一小束細毛;花冠4瓣,卵形;雄蕊8,相等,花藥長橢圓形,藥隔基部有距;子房半下位,4室,胚珠多數(shù)。蒴果,頂端有4個大鱗片。種子多數(shù),倒卵形,上面有顯著的凸點。花期7月。生于林下或溝邊陰濕處。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江西、湖北、貴州、四川、云南等地。
生長習性: 生于海拔1300-3200m的密林下陰濕的地方或溪邊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