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分布:
云南僅在盈江縣那班壩干燥疏林中發(fā)現(xiàn)。印度東北部(Khasia為模式產地)也有。
形態(tài)特征:
藤本,小枝有條紋,被柔毛至近無毛。葉紙質,三角狀卵形,長8—13厘米,寬5—7.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通常近截平或微圓,上面深綠色,近無毛,下面蒼綠色,被疏柔毛,掌狀脈向上的5(—7)條,向下的4條纖細,均在下面凸起;葉柄長2—4厘米,無毛或被疏毛,頂端在葉片基部之上1—2厘米處盾狀著生?;ㄐ蚝突ň匆?,據(jù)記載,雄花序腋生,為疏散的圓錐花序,被微柔毛,分枝絲狀,末回小分枝傘房狀;花柄長1—1.5毫米;苞片被長緣毛;萼鐘狀,膜質,無毛,長約2毫米;花冠碟狀,長1.2毫米;聚藥雄蕊明顯伸出,長約2.5毫米。果序長12厘米,被疏毛,基部分枝長約2毫米;核果倒卵形,被疏毛;內果皮長5—5.5毫米,寬4—4.5毫米,基部近截平,背部中肋二側各具3行小瘤體。
生長習性:
干燥疏林中。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