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云南勐臘
形態(tài)特征:
亞灌木,高約0.6米;枝交叉對生,圓柱狀,節(jié)間長2-4.5厘米,粗2-3毫米,具細縱棱。葉對生,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8厘米,寬2-3.5厘米,頂端鈍或漸尖,基部漸狹,基出脈5條;葉柄短。扇形,聚傘花序,2-3個腋生,總花梗長2-3毫米,總苞舟形,長約3毫米,具花5-7朵;花排列成一行,中央一朵為雄花,側(cè)生的均為雌花;雄花:花蕾時卵球形,長約2毫米,花托長1毫米;萼片4枚,三角形,長1毫米;花藥橢圓形,長0.5毫米;雌花:花蕾時橢圓狀,長2-2.5毫米,花托長1.5-2毫米;萼片4枚,三角形,長約0.5毫米;柱頭乳頭狀。果序具果4-6個,果橢圓狀,長5毫米,直徑約2.5毫米,頂端鈍,黃 色,果皮平滑。花果期4-6月。 本種的花序具不定花芽,最外側(cè)的雌花后熟性。
生長習(xí)性:
海拔1000米山地闊葉林中,寄生于中平樹上。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