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新疆天山地區(qū)。蘇聯(lián)中亞地區(qū)也有分布。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鱗莖卵圓形,粗1–2厘米,鱗莖外皮灰色膜質(zhì),有細(xì)的溝紋。莖圓柱形,基部葉鞘包著莖,紫紅色,光滑。葉3–5枚,線形,稍短于莖,寬0.2–0.3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包圍莖??偘?裂,微等于花序,具短喙,膜質(zhì),淡白色,不脫落;花序傘狀半球形或近球形,花多數(shù);花梗幾相等,微等于花被或稍長于花被,具小苞片;花被鐘狀,淡黃色,花被片6,兩輪,長0.4–0.5厘米,卵狀披針形,頂端急尖,中脈明顯突起,內(nèi)輪比外輪較狹;雄蕊6,花絲短于花被片或近等于花被片,有時為花被片的2/3,基部三角形錐形,基部近等寬,合生并與花被貼生,花藥長圓形;花柱略伸出花被,子房壁無疣狀突起,基部有3個凹穴。蒴果球形,成熟后開裂。種子小,黑色,具皺紋。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長習(xí)性:
生于海拔1500-3000米的山坡或谷地。生長在山地陽坡草原植被中,在高山草甸和平原河谷灘地也有。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