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國內(nèi)分布:內(nèi)蒙古北部(海拉爾)
國外分布:內(nèi)蒙古人民共和國及蘇聯(lián)西伯利亞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低矮或稍稍升高,高8-25厘米,干時不變黑色。根莖粗壯,常多頭,下方連接主根,后者粗達5毫米,長達8厘米,老時多少木質(zhì)。莖在當年的植株中僅1條,在多年生的植株中常自每1根莖分枝上發(fā)出1條而成多條,基部有多數(shù)宿存鱗片,全長有明顯之溝稜,被有柔毛。葉基出與莖生,茂密成叢,有長柄,柄長者達4.5厘米,基部稍稍澎大,很粗壯,有毛,葉片披針狀長圓形至線狀長圓形,長可達9厘米,寬達3厘米,羽狀全裂,軸有狹翅,裂片6-12對,近基的數(shù)枚常極小而三角形,向上迅速變大而為狹卵形至披針形,羽狀深裂,近端的數(shù)對亦迅速變小,小裂片亦有重銳鋸齒,齒老時變?yōu)殡蓦召|(zhì)而為白色,背面主脈上有白色柔毛,面幼時有薄棉毛?;ㄐ蛩霠疃?,常伸長,有時占莖長度的大部,長4-15厘米,寬達4厘米,密生白色長毛;苞片僅下部者葉狀,向上即基部迅速變寬而多少膜質(zhì),上部3裂,中裂很長,再作3裂或有缺刻狀齒,多少生有白毛;萼長達14毫米,卵圓狀圓筒形,主脈5條,很粗凸,次脈7-8條,較細很多,無網(wǎng)紋,外面密被白色長柔毛,齒5枚不等,基部均三角形,后方1枚僅其余的半大,全緣或有1-2枚齒,錐形,其余4枚披針狀線形,多少有銳齒;花冠大,黃色,管粗,長約14-18毫米,盔嫌狀弓曲,與管等粗亦約等長,額部向前下方作斜截形而后再向下斜成一截形之短喙,其下角有細長之齒1對,下唇約與盔等長,有明顯的寬柄,長約12-15毫米,竟約相等,中裂圓形,基部有2條明顯之褶襞通向喉部,側(cè)裂較寬而為斜橢圓狀長圓形;雄蕊花絲前方1對上部有密毛,后方1對毛較疏。蒴果長卵圓形而多少扁平,幾直立或多少前俯,長15毫米,寬7毫米,前背縫線近端處強烈向前弓曲,后背縫線自中部即強烈向前弓曲,兩線向端匯合以成一枚指向前方的長刺尖頭?;ㄆ?月。
生長習性:
生于海拔約1,500米的寬谷中。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