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地分布: 產(chǎn)西藏(吉隆)。尼泊爾也有。
形態(tài)特征: 心葉藍鐘花多年生草本,高14-27厘米。莖細,基部平臥,生蛛絲狀長柔毛,中部葉腋常生出纖細的分枝。葉互生,幾無柄,長1-1.5厘米,寬0.5-0.8厘米,心形至三角狀卵形,頂端鈍或急尖,基部心形或近圓形,邊緣具明顯圓齒,上面疏被短毛或無毛,下面密被蛛絲狀長柔毛;不育枝的葉片明顯較小,橢圓狀卵形,近全緣,基部圓形,稀為心形。密被棕黑色和較長的白色剛毛,裂片披針狀三角形,稍短于筒部,內(nèi)面被黑白兩色柔毛;花冠藍色或天藍色,筒狀鐘形,長2.5-3.5厘米,喉部密生長柔毛,裂片長矩圓形,長約1.2厘米,寬約5毫米;雄蕊聚藥于子房頂端;子房圓錐狀卵形,稍短于花萼,花柱達到花冠喉部?;ㄆ?月。
生長習(xí)性: 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山坡灌叢之下。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