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分布:
國內分布:本亞種廣布于我國黃河流域以南各省區(qū)
國外分布:日本、緬甸北部、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形態(tài)特征:
落葉灌木,高1-3米。嫩枝紫綠色。葉互生,革質或近革質,條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14.5厘米,寬1-3厘米,先端尾尖,邊緣有疏齒,齒尖有腺體;托葉邊緣有細鋸齒。雌雄異侏;雄花6-12朵集成聚傘花序。生于葉上面中部的中脈上或生于嫩枝上。有雄蕊3-5枚,雌花無梗,1-3朵著生于葉上面中脈的中部,花瓣3-5,卵形,子房下位,2室,柱頭3-5裂。核果黑色?;ㄆ?-5月,果期7-8月。
生長習性:
生長期喜陰濕涼爽環(huán)境,要求腐殖質含量高的森林土,忌高溫、干燥氣候。
繁殖培育:
用種子繁殖,也可扦插、壓條。
園林用途:
青莢葉,花果著生部位奇特,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可室內盆栽或植林下。全株入藥。
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