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方式
- 長沙縣黃興鎮(zhèn)聯(lián)眾苗木場
- 聯(lián)系人:黃武
- 所在地:湖南 長沙
- 地 址:湖南長沙黃興鎮(zhèn)
- 手 機:13574171057
- 電 話:8686-5551
- 認 證:
企業(yè)動態(tài)
十八大代表余曉蘭:20年綠化荒山上*
發(fā)布時間:2012/11/27
栽樹栽20年不容易!盡管不容易,我也要努力把右玉這個第二故鄉(xiāng),變成和云南家鄉(xiāng)一樣四季常青?!鄷蕴m 10月16、17日,山西省話劇院排演的大型話劇《立春》作為獻禮黨的十八大劇目晉京演出,劇中美麗的云南姑娘小玉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了無數(shù)觀眾……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小玉的原型就是十八大代表、山西省右玉縣楊千河鄉(xiāng)南崔家窯村村民余曉蘭。自從1989年秋跟著退伍的丈夫從四季如春的云南來到南崔家窯村,余曉蘭就與丈夫一起投入到了綠化荒山的戰(zhàn)役中。 “當看到滿眼的黃土,低矮的小坯房時,我一下子就傻了!”回想起剛來右玉時的情景,余曉蘭說她一輩子也忘不了那一刮風就黃土漫天的情形。為了愛情,余曉蘭堅強地留了下來;為了生活,他們開荒、養(yǎng)豬、磨豆腐、種蘑菇。余曉蘭深信,憑著勤勞的雙手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1992年,縣委向全縣人民發(fā)出了治理“四荒”的號召,深藏在余曉蘭心中的“青山綠水”夢一下子就被激發(fā)了出來,她與丈夫一起承包了村南4000畝荒山荒坡和門前的30畝亂石河灘,開始了他們治理荒山荒灘的歷程。 靠著一輛拖拉機和兩雙手,之后的七八年中,余曉蘭和丈夫春天種樹,夏天澆水,秋天挖魚鱗坑,冬天打地埂。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綠化,種下60多萬株松樹,3萬多株楊樹、果樹。為種樹,他們不僅花光了家里5萬元的積蓄和云南父母寄來的兩萬元,還拉下了兩萬多元的饑荒。 “右玉十年九旱,雨水少,風沙大,樹苗成活率很低,熬不過3年,樹苗就不算活。”為了保證成活率,她每天都要往山上挑60多擔水澆樹。 2001年,就在余曉蘭*艱難的時候,她在挑水上山時摔倒扭傷了腰椎,父親、姐姐把她“搶”回云南治療??h委、縣政府寄去1000元錢慰問金,時任縣委書記的趙向東給她匯去500元,還打電話問候病情?!半m然自己在右玉吃了點兒苦,但他們卻把我當親人一樣看待?!辈坏热屯低蹬芑亓擞矣?。 2002年,余曉蘭參加了黨的十六大后,對綠化建設又有了新的認識,她把種樹面積擴大到1萬多畝。2008年,她又成立了曉蘭生態(tài)綠化公司,不僅種樹、養(yǎng)殖,還進行小雜糧加工,帶動鄉(xiāng)親們一起致富。誰在致富路上缺資金、缺技術、缺門路,生活上有困難,她都會熱情幫助。近幾年,余曉蘭為鄉(xiāng)親們免費提供優(yōu)質苗木,為群眾義務修剪果樹,為村里的小學捐款、捐物。在她的帶動和幫助下,周邊幾個村子的20多戶人家走上了規(guī)模綠化治理之路。 如今,余曉蘭擁有了一座綠色銀行。站在20年前種植的松樹林中,余曉蘭滿足地說:“十幾年前,我只為擁有一個家庭而感到幸福,今天,我為擁有這片綠色世界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只要能走得動,我就要上山種樹!”